欢迎访问两岸关系网!

【法制法理No.3】周建閩:習近平對台思想的核心理念:兩岸命運共同體

来源:www.lagxw.com 来源:两岸关系网 发布时间:2017-01-09 17:33:18

104524130.jpg

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图片源自中国评论新闻网


前言 


  習近平總書記的對台思想,是他治國理政龐大思想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其中包括政治、經濟、歷史、文化、社會等方方面面的內容,可謂豐富。但任何宏大的思想體系,都有一個最重要的核心理念。這個核心理念就是這個思想體系之綱,“綱舉目張”,其他的概念和政策主張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理念而展開和延伸出來的論述。因此,在總結、分析和討論習近平總書記的對台思想論述中,我們首先需要抓住這個重要的核心理念,這就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主張。 
  在“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論述中,習總書記不僅標註了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體,更將“兩岸一家親”的血緣宗親和歷史文化概念注入兩岸同胞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的內涵,使之上升到“兩岸命運共同體”的高度。同時,通過“兩岸命運共同體”概念的闡述和伸展,習近平豐富、發展了既有的統一論述,提出了統一的新形式與新內涵:通過建構“兩岸命運共同體”,達致“心靈契合”。 
  習近平總書記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兩岸統一,把統一與台灣的前途命運和台灣同胞的福祉聯繫起來,更重要的是與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這種對統一的描述,就不是停留在“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的現實層次上,而是引領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同努力,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崇高理想,並共同努力來實現和分享這個目標。通過促進統一的過程,來增強台灣同胞對國家、民族的身份認同和政治認同。這種方式的統一,遠遠超過了香港回歸那種整體接收式的形式上的統一。此外,“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基石是“一中原則”,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是構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和政治基礎。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完整、清晰地看出“兩岸命運共同體”這一理念在習近平對台思想中的核心地位。 

“兩岸命運共同體”構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體 

  “兩岸命運共同體”核心理念構建了兩岸關係發展的主體,形塑了兩岸關係的主體——兩岸同胞的概念,使兩岸同胞的切身利益與兩岸關係的發展、與國家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緊密結合,成為共同命運的主體。 
  “兩岸命運共同體”,是習近平近年來在會見台灣賓客和各種政策性講演中每每提及的重要概念。早在2013年2月25日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習近平就指出,“大陸和台灣是休戚與共的命運共同體。近代以來,中華民族飽受列強欺凌。想起那一段屈辱的歷史,每一個中國人都會心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中華民族近代以來最偉大的夢想。” 
  2015年5月4日在會見時任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時,他又提出,“國共兩黨應該加強交流、總結經驗、開拓創新,擘畫兩黨關係發展新前景,共同開創兩岸關係未來、建設兩岸命運共同體。” 
  2015年11月7日在新加坡舉行的“習馬會”上,他說,透過歷史風雲變幻,可以深切體會到,兩岸是不可分割的命運共同體。 
  去年11月1日,在會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時,他又強調“兩岸是割捨不斷的命運共同體”。在其後召開的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他再次重申了這個重要概念。 
  從這些講話中,我們不難看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概念,在習近平對台思想論述上的地位。這是因為“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概念,緊緊抓住了建構兩岸關係的主體——兩岸同胞,使兩岸同胞成為兩岸關係的主人,而不是兩岸關係的隨扈,把兩岸關係發展的主導權交由兩岸同胞。這與習近平一向重視人民的主體性地位有關。他說,“尊重人民主體地位,保證人民當家作主,是我們黨的一貫主張。”①他反復強調人民主體性地位的重要性,指出“任何一項偉大事業要成功,都必須從人民中找到根基,從人民中集聚力量,由人民共同來完成。違背人民意願,脫離人民支持,任何事業都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都是不能成功的。”② 
  作為歷史唯物主義者,習近平深知,人民的自覺和醒悟,才是歷史發展的真正動力。台灣問題的解決也不外乎於此,必須體現兩岸同胞在處理台灣問題上的主體性,必須使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共為主體,在主體性上實現連接,成為兩岸關係的主人。這就破除了島內台獨和獨台勢力的“台灣主體意識”的建構及不良意圖,為台灣同胞尋求最適合自己以及與國家、民族未來發展相適應的新身份。“兩岸命運共同體”,就是這種新身份和人民主體性思想在兩岸關係實踐中的具體體現。 
  從理論的視角看,所謂主體性、主體意識的建立,是社會群體中共同文化形塑和認知建構過程中最核心的話語系統,它將深刻影響社會群體的意識形態結構,規範和塑造社會群體的自我認同。“兩岸命運共同體”,將兩岸同胞緊緊連接在一起,賦予兩岸同胞全新的身份認同。在這個新認同中,台灣同胞將完全超越“台灣主體意識”所刻意製造的那種與大陸同胞相對立、對抗的偏狹、排他、分離的矛盾關係,而是構成休戚與共、命運相連、福禍相依、榮辱相關的命運共同體關係。 


“兩岸命運共同體”與“兩岸一家親”論述的關係 

  “兩岸命運共同體”是“兩岸一家親”理念的拓展和延伸,是在兩岸的歷史文化以及血緣、宗親關係的基礎上,賦予了共同發展、共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內涵基礎上衍生出來的核心理念。 
  在2013年2月25日習近平首次以中共中央總書記的身份會見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時,習近平就表達了兩岸一家人的思想。他說,“這些年兩岸關係取得一系列重大積極進展,維護了台海地區和平,增進了兩岸同胞福祉,符合兩岸中國人共同願望,符合中華民族整體利益。兩岸同胞血脈相連,是一家人。” 
  2013年10月6日習近平會見蕭萬長時,正式提出了“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他說,兩岸雙方應該堅持走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正確道路,宣導“兩岸一家親”的理念,加強交流合作,共同促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2014年2月18日習近平再度會見連戰時強調,希望兩岸雙方秉持“兩岸一家親”的理念。他說,回顧台灣走過的歷史,回顧兩岸同胞一路走來的歷程,我有一個深切體會,那就是不管台灣遭遇什麼風雨,不管兩岸關係歷經什麼滄桑,兩岸同胞始終心心相印、守望相助。這告訴了世人一個樸素的道理,那就是兩岸同胞血濃於水。不論是幾百年前跨越“黑水溝”到台灣“討生活”,還是幾十年前遷徙到台灣,廣大台灣同胞都是我們的骨肉天親。大家同根同源、同文同宗,心之相繫、情之相融,本是血脈相連的一家人。 
  習近平在回顧了兩岸的歷史和同胞親情後進一步提出,“兩岸同胞要攜手同心,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是近代以來中國人的夙願。中國夢與台灣的前途是息息相關的。中國夢是兩岸同胞共同的夢,需要大家一起來圓夢。兩岸同胞要相互扶持,不分黨派,不分階層,不分宗教,不分地域,都參與到民族復興的進程中來,讓我們共同的中國夢早日成真。” 
  由此,我們可以發現,習總書記在兩岸歷史和親情的基礎上加入“民族復興”、“中國夢與台灣前途”的內涵,使之不再局限於歷史和親情的表述,而有著強烈的現實意義和未來方向感。 
  從上面這些論述中我們不難看出,“兩岸一家親”思想和“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核心理念是息息相關的。如果說“一家親”理念更多的是強調兩岸之間天然的血緣、親緣關係以及共同的歷史、文化結構,那麼“兩岸命運共同體”則包涵了更多實現國家富強、民族復興、人民幸福的中國夢的內容。同時,又賦予了兩岸同胞更多的責任與共同使命,正如習近平所言,“兩岸同胞都是民族復興的參與者、推動者、獲益者。”③ 

深化和發展了“一國兩制”的統一理論 

  “兩岸命運共同體”論述極大地深化和發展了鄧小平“一國兩制”的統一理論,使兩岸未來的統一突破了傳統的外在一體的統一形式,而是達到高度認同狀態下的“心靈契合”,這是真正做到內外結合、表裡一致的統一。這將使未來兩岸統一的質量遠遠高於香港回歸式的“一國兩制”形態。 
  在習近平的統一論述中,他特別指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④ 
  習近平認為,台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他說,兩岸要站在“振興中華”、“共圓中國夢”的戰略高度看待國家和平統一。⑤ 
  從這些論述中,我們可以分析出習近平的統一論述有這麼幾個層次:首先,他明確提出我們所追求的國家統一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重要的是兩岸同胞的心靈契合。他說,“統一不是形式上的統一,而是兩岸人民心靈的契合,心與心能夠完全互相接受。”⑥這就大大深化了統一的內涵,使之具有了高質量的內容,這是過去的統一論述從來沒有表達過的涵義。可以說,習近平的統一論述真正將台灣同胞作為統一的主體而思考,在“兩岸命運共同體”的論述下,兩岸的統一就不僅是形式上的統一,更是心靈交集與完全互相接受,這是最高質量的統一。 
  其次,是站在歷史的高度看待兩岸統一,把統一與台灣的前途命運和台灣同胞的福祉聯繫起來,更重要的是與整個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聯繫起來。習近平指出,“國家統一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歷史必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中華民族在探尋民族復興強盛之道的過程中飽經苦難滄桑。‚統則強、分必亂‛,這是一條歷史規律。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與兩岸同胞前途命運緊密相連。台灣的前途繫於國家統一,台灣同胞的福祉離不開中華民族的強盛”。⑦通過“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過程,“相互扶持,緊密合作”,在實現民族復興的進程中,“過上和平安寧、幸福美好生活”,“共享中華民族尊嚴和榮耀”。這樣對統一目的的描述,就不是停留在“舞照跳、馬照跑、股照炒”的維持現狀層次上,而是引領台灣同胞與大陸同胞一起共同努力,追求民族復興、國家富強的崇高理想,並共同努力來實現和共享這個目標。 
  第三,在實現統一的過程中,以實現“兩岸命運共同體”、“共圓中國夢”的戰略高度來“加深感情,增進認同”。通過在統一的過程中而不是在統一後,以共同命運、共同利益、共同責任來促進和增強台灣同胞對國家、民族的身份認同和最終達致政治認同,從而在觀念上、認同上徹底摒棄“台獨”。當代社會科學認為,高度的國族認同是社會共同體形成和聚合的最重要因素。只有在全社會形成共同認同,才能實現“命運共同體”,才能達致“心靈契合”,這是統一的最佳模式。這種形式的統一,遠遠超過了整體接收式的香港回歸的統一模式。整體接收式的統一,雖然能夠快速實現,但後遺症很多。今天的香港由於過去100年遺留的殖民統治經歷和意識形態上反共冷戰思維的影響,部分港人內心不認同祖國,更不認同新中國的政治體制。他們在政治上提出“港獨”的主張,並將之實踐,影響了一批年青人,幻想從中國“分裂”出去。雖然這只是他們的癡心夢想,但卻反映出既往的統一模式僅僅局限於維持現狀(50年不變)的缺失——未能為香港的未來提出一個具有強大吸引力和說服力的理想和目標,使港人與內地無法構建“命運共同體”式的一國兩制新模式,始終存在“兩張皮”。 

“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基石是“一中原則” 


  “兩岸命運共同體”的構建是建基於“一中原則”之上的。兩岸同屬一中的“九二共識”與反對“台獨”,是“兩岸命運共同體”的必然要求和政治基礎。 
  堅持“一個中國”的原則、堅定不移地反對“台獨”,在習近平的對台論述中佔有重要地位。習近平幾乎所有重要演講或會見台灣賓客的講話中無不包含這個內容,由此可見,其重要性和突出地位。 
  從習近平的這些論述中,可以總結出這麼幾個規律: 
  第一,兩岸同屬一中不容否定。習近平說,“大陸和台灣雖然尚未統一,但同屬一個中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挑戰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法理基礎,搞‘一邊一國’、‘一中一台’,就會損害民族、國家、人民的根本利益,動搖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石”⑧。從這些論述可以看出,兩岸同屬一中的論述是兩岸關係的基礎,脫離了這個論述,兩岸關係和兩岸人民的利益必將受到嚴重損害。 
  第二,堅持“九二共識”、反對“台獨”是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他形象地表示,“沒有這個定海神針,和平發展之舟就會遭遇驚濤駭浪,甚至徹底傾覆。”⑨這是對台獨勢力的嚴重警告,兩岸各界應對此高度警惕。 
  第三,“台獨”危害國家主權、禍害兩岸同胞,是對台海和平的現實威脅。習近平指出“台獨”的嚴重危害:“台獨”煽動兩岸同胞敵意和對立,損害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破壞台海和平穩定,阻撓兩岸關係發展,只會給兩岸同胞帶來深重禍害。他說,“台獨”分裂勢力及其分裂活動仍然是對台海和平的現實威脅,必須繼續反對和遏制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主張和活動,不能有任何妥協。⑩這個論述既指明了當前台海和平的現實威脅何在,又表明了不會對台獨勢力作任何妥協的立場。這無疑是對那些對大陸堅決反對台獨政策還抱有一絲妥協幻想的台獨分子作出的嚴厲警告。 
  第四,從歷史的高度看待國家分裂的嚴重後果。習近平指出,近代以來,中國經歷了長達百餘年的國破山河碎、同胞遭蹂躪的悲慘歷史,所有中華兒女對此刻骨銘心。因此,“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絕不容忍國家分裂的歷史悲劇重演,是我們對歷史和人民的莊嚴承諾”。⑪以史為鑒,可以明是非,知禍福,更可以堅定反獨反分裂的信心和決心。所有中華兒女,都必須牢記歷史教訓,負起維護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神聖責任! 
  第五,以底線原則、底線思維作為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的政策思維和決心。習近平指出,“確保國家主權和領土完整是國家核心利益,是一條不可逾越的紅線。”因此,“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⑫底線原則是底線思維的產物,底線思維注重的是對危機、風險、底線的重視和防範,屬於預防性和戰略性思維。習近平指出,“要善於運用底線思維的方法,凡事從壞處準備,努力爭取最好的結果,做到有備無患、遇事不慌,牢牢把握主動權。”⑬由此可見,底線思維的原則就是實事求是、預防在先、充分把握、以我為主的原則;它要求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遇事時需從壞處準備,積極主動應對,因此要樹立問題意識、危機意識和邊界意識。堅持底線原則,從最壞的可能考慮,做好充分準備,才會有戰略定力,才能實現歷史擔當。在這樣的思維和原則主導下,習近平有充分的自信向全中國人民也向世界大聲宣告,“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遏制‘台獨’”。⑭ 
 

結語 

  “兩岸命運共同體”這一核心理念,是習近平總書記在繼承、貫徹中共歷代領導人對台大政方針後,針對台灣問題的現實情況以及未來的發展,所提出的具有強烈針對性和時代特色的系統論述。這個核心理念,與他的治國理政思維一脈相承,但又根據台灣問題本身的複雜性、艱巨性、長期性的特點有所拓展和延伸。因此,深入細緻地分析討論習近平對台思想的核心理念,對於我們在今後較長時期的對台工作中,準確把握兩岸關係發展的脈動,有方向、有目標、有意識地塑造兩岸關係的發展趨向,促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推動祖國和平統一大業,共圓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將起到長遠的指導作用和深刻的啟示意義。 
  “偉大的事業之所以偉大,不僅因為這種事業是正義的、宏大的,而且因為這種事業不是一帆風順的”⑮。今天的兩岸關係發展,決非一帆風順,前面還有很多險灘暗礁;特別是島內“台獨”妖氛迷霧依然甚囂塵上,彌漫不散,許多人看不清前途和方向。此時此刻,更需要我們在正確理論的引領下破除迷障,開拓道路,確保兩岸關係沿著和平發展與和平統一的歷史正確方向前行。 

註釋 

  ①習近平在紀念建黨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7-1,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7/01/c_1119150660.htm。 
  ②習近平在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2016-11-11,新華社http://hk.huaxia.com/xw/dlxw/2016/11/5078292.html。 
  ③習近平總書記會見中國國民黨主席洪秀柱,2016-11-02,中評社http://hk.crntt.com/doc/1044/5/3/6/104453650.html。 
  ④習近平會見台灣和平統一團體聯合參訪團的講話,2014-9-26,新華社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9/26/c_1112641354.htm。 
  ⑤同上。 
  ⑥《吳伯雄:習近平說兩岸統一是心靈契合》,新華網2013年8月8日,http://www.fj.xinhuanet.com/hxla/2013-08/08/c_116866162.htm。 
  ⑦同④。 
  ⑧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會見中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2013-6-13,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2013/0614/c64094-21834602.html。 
  ⑨習近平同馬英九會面,2015-11-7,人民網http://cpc.people.com.cn/n/2015/1107/c64094-27789290.html。 
  ⑩同上。 
  ⑪同②。 
  ⑫同②。 
  ⑬《學習時報》報道,習近平在2013年初的一次重要會議上的講話,http://news.sohu.com/20150814/n418878612.shtml。 
  ⑭同③。 
  ⑮同②。


本文源自中国评论新闻网,作者周建閩系中評智庫基金會執行董事、中國評論月刊總編輯